数字化升级与转型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王福强
转型和升级是两个概念
2021年是数字化转型大年, 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和一号位最好首先搞清楚转型和升级的区别,因为这两个概念不是一个东西。
升级是你要在原来的产业基础持续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你原来做汽车的,现在要做电动车,甚至要把车做的比特斯拉还牛逼,这叫升级;
转型是什么? 你原来做汽车(轿车的), 现在想做卡车甚至飞机了,这叫转型;
升级是尊重并保留大部分前期的投入和基础, 转型则意味着要舍弃很大一部分原有的基础和投入。
我们虽然到处在讲数字化转型,但大部分企业其实更应该做的是数字化升级,即使要转型,那么也是“领头羊”思维的转型和组织思维的转型,如何用好数字化思维和现有成熟的技术体系,这是转型的主要切入口。
信息化和数字化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
虽然为了普及数字化的概念,业界会把信息化和数字化切分为两个阶段的指代,但从技术人的角度, 从来都是一个信息化的大类,数字化也只是信息化的一个子集。
但毕竟现在说的数字化更多还是服务于数字化升级和转型的大背景,所以, 我们还是有必要重复一下信息化和数字化现在大部分情况下要表达的意义: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前置阶段,属于web1.0和web2.0时代的指代,更多表现在信息的采集和展示,当然,你也可以在信息化基础上开展业务,比如PC时代的电商,当然,我印象最深的永远是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应该极其超前的提出“管理靠制度,制度靠表單,表單靠電腦。”, 算是信息化值得重点关注的经典案例;
数字化狭义上是数字化everything, 最常见的就是忽悠你上数据中台,有用吗?有用。 但是前提条件是适不适合你? 如果你的企业思维和习惯还处在信息化时代甚至信息化之前的时代, 那么,上不上数据中台还是什么中台意义不大,拿着长矛的团队给你原子弹也只是当球踢,扔都觉得没价值,或许可以当滚木礌石?
广义上讲,数字化要做到三个关键因素的思维升级,即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组织数字化以及一切产业数字化:
业务数字化就意味着你要做到“数字从业务中来,再到业务中去”,对,就是那句黑话: “闭环”,因为只有形成这种闭环,整个业务的效率联动才会持续改进、持续增长;
组织数字化意味着要通过数字化的思维、流程和工具让组织内部的协同和效率越来越高,毕竟,打仗的军队肯定效率和战斗力越高越好,组织效率和组织力也是致胜关键因素之一;
产业数字化是说你的上下游是不是也一起做了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注意,不是竞争对手哦,因为我觉得有人可能会直觉性的对上下游也搞数字化有所忌惮),无法联动的链条,单个环节做得再高效,也无法驱动整个链条的效率,当然,这个也确实不一定单个环节可以推动,甚至有些利益要怎么权衡,各家企业或许会有所差异;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升级与转型?
我始终认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与转型应该是一把手工程, 虽然可以委派CIO和CDO甚至CTO来牵线和推动,但如果没有一把手的认同和支持, 数字化升级与转型一般也就缝缝补补。
很多企业倒不是有没有财力和人力去做数字化升级与转型的问题,更多其实是没有真正去想过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升级与转型的问题。
这个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这是企业自己的问题。
CTO升级做CEO的案例会不会更多?
昨天晚上直播过程中咕泡教育的蒋总多次提到永辉超市认命CTO做CEO的事情,所以问了这个问题,即CTO升级做CEO的案例会不会更多?
我觉得应该会增多,但有两个前提条件:
- 当前企业主业是否成熟,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数字化升级和转型进一步提高业务与组织效能;
- 要提拔的O有咩有除了技术思维之外的组织思维、业务思维以及产业思维;
只要这两方匹配的越多,这样的案例就会越多,而传统产业有成熟业务, 互联网有强悍的人才, 应该是一个perfect match吧!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什么又是工业互联网?
我觉得分两个角度看:
- 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狭义上是一个东西,因为都来自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 但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在国内还是会有一些外延或者说更广义一些,首先工业互联网应该属于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子集, 产业互联网更泛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想做信息化和数字化,都可以认为是在做产业互联网, 而工业互联网我认为更多还是偏重工属性,比如钢铁、制造这些行业的互联网化。
小结
以上是个人对数字化升级和转型的简单看法, 任何事情要做之前肯定都要审视现状,先想想为什么要做,风口虽好,不一定是符合所有人和企业,比如我,说这些就有点儿不着调了,因为我不做这个体量的客户 ;)
「福强私学」来一个?
「福强私学」, 一部沉淀了个人成长、技术与架构、组织与管理以及商业上的方法与心法的百科全书。
开天窗,拉认知,订阅「福报」,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