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G与CMS
王福强
2023-10-03
那天果总群里在讨论SSG 1话题的时候,看很多人好像分不清楚SSG与CMS之间的关系,所以就随手画张图…
基本上的逻辑就是,从传统静态页面的网站(web1.0)时代走出两条路径:
- 一条是引入数据库,增加动态性内容的管理;(web 2.0)
- 一条是引入编译期间的转换和组合,但保留交付的静态特性;(web 1.5?)
原本一个web应用都会有个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 中间用数据库维持共享状态。CMS作为动态内容管理的一类web应用,也是这样的结构,只不过实现细节上增加了版本化、CDN加速、发布部署等一系列周边和运行时基础设施。
今天,这种场景基本上被云上的Block-based内容管理方案给升级换代了,比如Notion/飞书文档等。 但底层逻辑其实没变,还是运行期的前台+数据库+后台程序的结构。
不过,生态是多样性的,将传统的静态化方案跟CMS方案结合(杂交不好听,hybrid比较高级些),也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样貌,即SSG + headless CMS的方案。 用户编辑内容和贡献内容还在CMS里干,只不过,如果对CMS默认的前端不爽或者想要用其它方案另作定制,那么,可以通过headless CMS提供的API拉取CMS中的内容,然后再在自己的SSG方案或者SSR方案里使用。
这就是上图的简单解读。
「为AI疯狂」星球上,扶墙老师正在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AI话题,你要不要⼀起来呀?^-^
这里
- 不但有及时新鲜的AI资讯和深度探讨
- 还分享AI工具、产品方法和商业机会
- 更有体系化精品付费内容等着你,加入星球(https://t.zsxq.com/0dI3ZA0sL) 即可免费领取。(加入之后一定记得看置顶消息呀!)

存量的时代,省钱就是赚钱。
在增量的时代,省钱其实是亏钱。
避坑儿是省钱的一种形式,更是真正聪明人的选择!
弯路虽然也是路,但还是能少走就少走,背后都是高昂的试错成本。
订阅「福报」,少踩坑,少走弯路,多走一步,就是不一样的胜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