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某人大老远的约我从滨江跑城西, 跟他一起给余杭区经信办的某位领导出谋划策, 席间该领导谈到他跟天猫当年的唯一P9是同学, 说该P9现在自己创业很多年了,偶尔感慨自己还是做技术最成功, 可是, 真得是这样吗? 不知道在那个阶段的天猫,换一个人在那个位置上会不会也时候发出这种同样的感慨那?
原来我一直以为只要我真诚待人, 以理服人, 诚信沟通, 那对方就一定会理解,或者被自己的真诚打动,可是,往往你刚有一个正面案例的时候,第二天就被一个反面案例打了一记闪亮的耳光,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感叹人生?!
实际上,当你遇到的是牛或者狗屎的时候, 其实,这种真诚是用错了地方。有原则是好的,但任何原则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范围,你要做的其实是,多接触, 多了解,多学习, 然后再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原则,否则,一根筋行事后被现实闪了耳光就只能要么骂自己经历少, 脑袋笨, 要么庆幸又长了一智了。
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是简单的“逻辑”关系, 只要我怎么怎么样了, 就一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但实际上现实不一定就是这样。
其实都未必!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有它“自己”的逻辑,不一定符合你之前总结的因果关系(更不要说那些道听途说来的),只是以你的过往经验和认知还没有触及而已。
很多个人的总结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相对经验, 这些相对经验对自己阶段性的可能有帮助,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没有任何益处。
人, 是最复杂的非标品, 跟人相关的总结, 最好别总结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