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也需要有产品思维(why techies also need think the PD way)

王福强 - fujohnwang AT gmail DOTA com

2015-11-10


有人说, 在一个老板是产品出身的公司里, 大家自然而然的会更加关注产品,所以, 既然有很多人已经在关注产品了,那么我选择扑在技术上,帮助把支撑的根基夯实。 不过这并不表示我不关注产品, 实际上, 只要你有心, 产品思维可以帮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落地更平滑。

什么是产品思维? 不管是哪种“大家”, 其拥有的综合能力一定都是比较强的, 好的产品经理也不例外, 我不专职PD, 也不想班门弄斧,我只想跟大家先强调一点, 尝试去多关注一下用户体验UX Matters!

下面是扶墙老师乐意跟大家分享的几个案例场景,粒度由小到大,希望大家喜欢并有所启发 ;)

名字, 很重要(What’s In A Name?)

新建一个项目之前,开发一款新产品之前, 创立一家新公司之前, 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对, 起名字!

一个好的名字,绝对可以后期省掉你很多的事情,尤其是省钱 ;)

君不见,一个好的域名值多少银子? 为啥?因为人家值啊, 搞一个贼jb长的名字,你就得砸一堆的银子去做营销, 这些银子,其实就是一个好域名的价值体现;

名字起的好, 用户记得牢,更容易被接受,从而也就更容易推广。

很多时候,我们在起名字的时候都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但其实对于这些名字的受众来说, 却是一种糟糕的体验。

扶墙老师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 尤其是对marvel的文化很推崇,所以, 就希望给公司里很多技术项目起一些marvel相关的名字,比如obelisk, avengers, multiverse, 但是, 说实话,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其实是在下输了, 试问, 诸君看了这几个名字知道是啥意思不? 进而知道名字背后代表的项目是做啥用的不? 基本不知道吧,哈哈

  1. obelisk其实是我们挖财的一键部署平台项目;
  2. avengers是挖财内部一些通用的元数据管理项目;
  3. mutiverse是挖财内部配合obelisk一起工作的配置中心项目;

没想到吧? 所以说是在下输了,情怀这东西是要有,但不能当饭吃, 该内秀的就别动不动外漏了 ;)

为了强化obelisk这个名字, 我需要每周的周报中以obelisk(一键部署平台)这样的形式来写周报, 这tmd都是成本啊~~~

你真的会写邮件吗?(Mail Wisely)

大家都写过邮件吧? 写得好吗? 其实,邮件写的好不好,做做对比就知道了。

周报大家应该都发的吧? 有的周报是以excel格式收集汇总并以附件形式发出来的, 有的周报则直接在邮件正文中直接显示, 那各位看官觉得哪一种方式更好那? 还是无所谓?

实际上, 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 后者要更好一些。 发送邮件的目的, 是希望邮件的接受者可以收到并阅读, 如果你是邮件的阅读者,你希望点开邮件就可以直接阅读,还是点开邮件再点开附件再进行阅读?答案不需要我说了吧?

不光是正文, 对于邮件标题来说也需要考究的设计。

如果邮件列表中都是千篇一律的周报或者发布公告之类很普遍的信息, 邮件接收者很难从这个列表中选择出他/她希望关注的邮件,可是如果我加上一些很特定的或者特异性的信息,设计成xxx的周报或者xxx项目发布公告形式的邮件标题,那么,就可以让邮件接收者很容的从邮件列表中捕捉到明确的邮件了。

API设计也需要考虑用户体验(The Way Of API Design)

遥想当年(大约2004年或者2005年左右), 扶墙老师还在大连英极奋发图强, 曾经苦口婆心,怒发冲冠的跟“白袜子”同学讨论他写的XXClient,设计多么烂,多么不好用,应该参考一下Spring框架里Template模式的使用,云云

可是,今天, 扶墙老师却踩入了同样的一个坑儿里…

作为一个技术人,最自然的行为会去考虑如何实现功能,比如一个XXClient, 我们会很自然认为,先要有如何连接,如何通信,如何关闭等功能实现,然后自然而然的,这些功能实现的想法又会反映到我们提供给用户的API上(当然,这里的用户是使用你的XXClient的开发者),从而设计出如下类似的API接口:

public interface XXClient{
    public void connect() throws IOException;
    
    public String upload(File payload) throws IOException;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

可是作为API的使用者来说, 他最关心的是什么? 他最关心的其实就一个功能:

public interface XXClientLite {
    public String upload(File payload) throws IOException;
}

// client.upload(file);

至于你如何复杂,如何牛B的实现这个接口, 其实用户真不那么关心!

道理其实很简单, 列位估计也已经对扶墙老师就这么弱的问题还blablabla说个不停嗤之以鼻了吧?

螺旋上升之路有些时候是曲折的,比如10年后,扶墙老师在这个层面上败给了”当年的那个愤青”…

为了更好的推广Web API的规范, 扶墙老师写了一个webapi的library用于简化Web API的开发,开发者只要maven里依赖一下就可以写写SpringMVC的Controller, 从而自动享受到Web API文档的支持,享受到返回遵循挖财web api规范的Json格式响应, 享受到统一的异常处理, 但是, 也许是扶墙老师‘利欲熏心’,太要强于推广web api规范落地了,所以,硬生生的要求通过强类型的约束来编写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value = "/api/v1.1/{endpoint}",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WebApiResponse<String> endpointApi2(@PathVariable("endpoint") String endpoint) {
   return WebApiResponse.success("just test payload");
}

即使是到这一步,我们也演化了很久,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用户体验, 对于一般的应用开发者来说,他们希望的其实就是, 直接返回相应的值对象(Value Object)类型,而不是通过WebApiResponse封装的类型, 你框架背后怎么把这些结果转化为符合web api规范的json响应,我干嘛要关心?

@RequestMapping(value = "/api/v1.1/{endpoint}",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ValueObject endpointApi(@PathVariable("endpoint") String endpoint) {
   return new ValueObject();
}

恍然一惊之后, 才发现原来之前太过于执着规范的落地了, 太过于从自己出发,反而这样简单的API设计道理都忘记了, :(

遂痛改前非,稍作coding, 让以上两种形式都可以工作。

啥? 为啥还留着之前的形式? 亲, 之前签订的条约你要遵守的啦, 单方面撕毁条约你要承担后果的哦~

所以,API设计绝不简单, 设计完了, 尝试自己作为API的使用者先用用,并且让周边的人也都用用, 觉得没有太大的抱怨了,再放出去, 因为这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API一旦放出去,就没有那么容易收回来了。 宁可前期少开放功能,也不要一上来开放所有功能, 不够,可以后面再加; 但放多了, 就收不回来了, 切记

技术产品同样需要考虑用户体验(Tech Product Design In A Better Way)

小到一个API的设计,大到一个技术产品,比如中间件或者软件平台,在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否则,用户就会苦不堪言甚至怨声载道,从而影响到你的技术产品的推广和引入。

用户的抱怨是良药,应该成为各位技术产品打造者的推动力。

很多技术人员以技术的高深境界来评判和选择一个技术产品, 唯技高者🐴首是瞻, 从而盲目的选型,进而把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又再一次从其它机构引入到自己内部来,并沾沾自喜, 不信? 各位看官开眼啦~

TAO系在技术业界是名声在外的,但不意味着他们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是最好的,考虑最系统的,设计最合理的。 以配置中心Diamond为例,这个东西对所有的分布式系统是必须的吗? 我认为不一定。

这里的配置中心的概念,扶墙老师也不认为是配置中心, 倒是称作状态中心更为贴切, 实际上, 这个东西完全被当做了一个共享状态使用了, 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共享的状态中心, 而这个共享状态中心的本质目的就是实现双方的消息交互!

可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烦恼你的客户端用户嘛? 我为什么既要知道你这个状态中心在哪儿,并且怎么通信,还要知道你服务器在哪儿,怎么通信? 你扩容了,我还得知道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拜托,那tmd都是你们家里(serverside)的家务事,干嘛来烦我? 我要的只是,给我你的地址,有事儿我只找你一个,不是吗?

这时候有人要说了,你这样不就引入更多roundtrip了嘛,这多影响性能啊? 拜托, 对于你的用户来说,关我啥事儿?,那是你服务提供者(service implementor)要考虑的事情! (你要么inline服务节点,要么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但这些都与用户无关)

帮助用户(client app)屏蔽掉复杂度, 也就节省了用户的心智,小白都能配置一个你的服务地址调用服务了,何来一堆复杂的配置要去搞懂那? 这样容易配置使用的产品会没有人愿意用?

当然,我相信所谓的配置中心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是糙快猛的先上,满足业务上线的需求, 或者做应用出身的开发者,会很自然的想到如此实现, 但扶墙老师认为,在技术产品的设计上,这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艹,貌似我当年写 https://github.com/alibaba/cobarclient 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一刀切还是个性化?(Consistency Or Specificity?)

近来发现一个现象, 做视觉的同学会倾向于只出一版基于iOS的视觉稿,然后让Android和iOS研发都遵循这一套iOS视觉稿进行实现, 那么, 问题来了, 这样做合适嘛?

如果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太合适了,看着就是美, 美,美; 但是如果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讲,则不尽然了。

一个问题是, Android UI系统跟iOS完全是不一样的思路和设计, 为了能够做到iOS的效果,Android研发的同学可能要做更多的工作,获得的效果可能还很蹩脚。 如果加上交互的因素,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iOS的操作习惯和Android的操作习惯完全不一样, 完全按照iOS去设计交互,对Android用户来说就很蹩脚, 不信你试试!

扶墙老师提倡一个原则: 抽象共性,实现个性, 我们可以某种程度上求同, 但落实的时候则需要存异,要工作到位, 这个时候就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后话

扶墙老师以身示范自黑, 不知各位看官以上这些小故事读得爽吗?

其实就是考验各位的换位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检验”你的真理”的能力, 只要别换来换去把自己整疯了就行,哈哈哈

严重声明: 扶墙老师不是在贬低技术人, 偶也是做技术的, 但如果我们做技术的都能够多少关注一下用户的体验和感受,那么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References

  1. 马化腾的“邮件癖”
  2. 实施微服务需要哪些基础框架
  3. 推荐书目: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 更多阅读 <<<<<<


「福强私学」来一个?

「福强私学」, 一部沉淀了个人成长、技术与架构、组织与管理以及商业上的方法与心法的百科全书。

footer img for kb.afoo.me

开天窗,拉认知,订阅「福报」,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

订阅「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