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好心说的话,别人却不听

王福强 - fujohnwang AT gmail DOTA com

2017-09-07


也可以参读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kzODU5Mg==&mid=2247483695&idx=1&sn=0bd94867282838fce1a30114cc78bbe2&chksm=e8c1b3e0dfb63af67da77d8023dd4f429882c79d906ef28e162734dbf5aa07cf16f087fc44b3#rd


一直在想一个事情, 如果一年前听了孙猴子的话, 是不是可以少淌一些坑儿,少遇到一些烂人…

思来想去答案可能都是不可能听进去,第一个原因是,我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如果不去折腾下,验证下,我是不死心的,因为小马过河, 别人给你的建议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和经验,他或许是大牛, 也可能是小羊, 你这匹小马驹没法照搬任何人的经验模式。

另外一个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单纯只是听了一个人的话就做决定显然是不明智的,甚至是听了多个人得建议也是,尤其是这些人跟你可能只是初步接触,没有形成很强的信任, 这个时候,兼听也不一定可以帮助你做出合理的决策。看《罗生门》就知道了, 每一张嘴说的话都是没法完全相信的, 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掺入半真半假的情节, 辨识的难度相当大,因为你没法获取足够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就跟那天在江边散步, 警察拉警戒圈,发现浮尸这样的事儿, 转眼过去一段时间之后, 没有多少人记得, 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场和知道这个事儿。

信息的验证和证明成本是很高的,好在有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减少这种成本损耗, 即构建自己的信任圈, 通过多次的接触和打磨,你和一些人之间的信任链条建立之后, 很多信息的筛选就可以适当降低辨别真伪的难度了。 虽然前期投入可能很多, 过程也可能很曲折,但长期来看这是值得的, “以至真胜至伪”是一个比较好策略!

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踩坑+学习的过程, 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试错和成长。


>>>>>> 更多阅读 <<<<<<


欢迎加入「福强私学」

跨越2190个日夜,始终坚持“实践 + 原创”打造的715125字专属知识库,囊括了(但不限于)从职场、技术、管理与商业等多个板块的内容。

  • 一个ChatGPT触达不到的地方
  • 一个带你超越AI/人工智能的地方
  • 一个与你一起成长的地方

https://afoo.me/kb.html


开天窗,拉认知,订阅「福报」,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

订阅「福报」